1965年11月在台北市士林外雙溪成立故宮博物院,因為要順應民意,『平衡南北、文化均富』的要求,2015年12月28日在南台灣的嘉義縣太保市設置分院。建築體是由姚仁喜先生所設計,有實量體、虛量體與穿透連接空間等三個主要結構,以中國水墨畫濃墨、飛白與渲染三種技法,分別代表象徵著中華的龍文化、象徵印度的象文化與象徵波斯的馬文化,三股文明所交織而悠遠流長,且多元的亞洲文明,作為博物館主題。其園區總面積有70公頃,非博物館區約佔48公頃。 

 

(可以打開音樂喔!) 

IMG_0498.JPG

  景觀橋長度141公尺,是連接博物館與園區的主幹道,圖右側是著名藝術家方惠民先生所裝置的公共藝術-"古今華表",柱頂上是為神獸望天吼

 

IMG_0528.JPG

    印度秣菟羅 佛塔欄楯

       這是入口展件,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祂,祂叫佛塔欄楯,是一種具有能防止野獸入侵、保護佛塔功能的古代圍欄,是由二條直欄和三段橫楯組合而成,橫楯正反兩面浮雕著各式蓮花圖案,直欄的正面各出現一尊高浮雕的女藥叉立像 祂們二位嘴角含笑,配戴各種瓔珞首飾,蟬翼般的薄裙、圓潤的雙乳、纖細的腰、寬厚的臀部和豐腴的身軀,具有穠纖合度的身材比例,並以扭轉軀體的三折枝方式和雙腳交叉站姿,分別站在獅子和摩羯魚的背上,有著動態張力十足和其肌膚呈現出如美少女般的緊緻豐腴感,這樣的造像手法是典型的秣菟羅風格。

 

IMG_0530.JPG

中國 誕生佛

   相傳,釋迦佛在其母摩耶夫人右脇出生,一出生即能下地行走,並向四方各行七步,且每行走一步就會有蓮花托著祂的雙足,並手指天地開口說話:『天上天下,唯我為尊,三界皆苦,吾當安之。』因此,造像時常常可見,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腳踩蓮花座的嬰兒尊像的誕生佛。

 

IMG_0534.JPG

五胡十六國 坐佛

 這尊坐佛右手作無畏印,左手持衣角,身著通肩式袈娑台座上浮雕一對獅子,表示佛的說法如獅子吼,並含有護衛佛法的意思,獅子作正面坐姿,張口伸舌,表情十分可愛。

 

IMG_0543.JPG

北齊 立佛 石灰岩

   武定八年(五五O),由文宣帝高洋廢東魏主,建立北齊政權(五五O-五七七)。佛教石雕造像隨著時間的演變與發展,從碑像的高浮雕,背屏式半圓雕到單體圓雕;北齊石雕單體圓雕發展成熟,這時就成為青州造像的主流。這尊佛像,是為一尊立體圓雕,直立挺拔,滿布螺髮的頭形,近乎球狀,其袈裟輕薄貼體,有近於曹衣出水的感覺,可能從海路受到印度笈多造像的影響。

 

IMG_0545.JPG

印度喀什米爾 坐佛

     喀什米爾位於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西麓,該地早期的文化與犍陀羅關係密切,喀什米爾藝匠喜用黃銅,作為造像材料,本件是採脫臘法鑄成,牠頭頂上有螺髮,其臉龐圓潤、兩頰鼓漲、下頷豐厚,雙眼嵌銀,兩唇嵌紅銅,是喀什米爾常見的造像手法。

 

IMG_0549.JPG

印尼 爪哇 賽蘭陀立佛

此尊立佛螺髮頂上有象徵智慧之火焰裝飾物,其環管狀的頭光是爪哇地區造像的特徵右袒式袈裟貼合著身形,幾乎不見衣紋,甚至連肚臍都清晰可見。

 

IMG_0552.JPG

   斯里蘭卡 釋迦牟尼佛 

   寬厚的肩膀與強壯的手臂形成了近乎方形的輪廓,姿態雖生硬,但塊狀的軀體自趺坐雙腿中拔起,強化整件造像的宏偉氣勢,具有巨碑式大像的性格。右袒式的袈裟貼體,衣紋作緊密的水波紋,形式化非常明顯,是堪地王朝(1592-1815)十八世紀的典型之作。

 

IMG_0555.JPG

巴基斯坦 彌勒菩薩

   這尊菩薩,深目高鼻、唇薄有鬍鬚、有著西方人的臉孔,寬厚的胸前佩戴著許多男性的掛飾,束髮長及兩肩,上身袒露,肩披天衣,,並戴有臂釧、手環,下身著裙,右手作施無畏印,左手姆指、食指與中指扣持淨瓶。其身軀壯碩,肌肉雄健挺實,天衣和下裙的質地厚重,衣褶疏密隨著衣裙的垂墜變化,衣襞高低不一,起伏有致,寫實性很強。

 

IMG_0562.JPG

大理國 易長觀音萻薩

 冠葉上以五方佛為飾,腹前圓形飾板浮雕佛涅槃圖,瓔珞垂飾於兩腿間有坐佛三尊像,此圖像頗為罕見。其在腹前出現圓形涅槃飾板、坐佛三尊像和雙龍浮雕裝飾,都呈現了此尊與雲南皇權的關連

 

IMG_0563.JPG

阿嵯耶觀音菩薩

這尊觀音菩薩冠住阿彌陀佛像,右手施安慰印(即說法印),左手手肘微彎,手掌向下,五指微屈,作與願印。"阿嵯耶觀世音"又稱為雲南觀世音、真身觀世音或大理觀世音, 也是中古時期在雲南立國的南詔、大理國最受尊崇的神祗。

 

IMG_0565.JPG

明代 觀音菩薩

  這尊觀音菩薩頭戴寶冠,胸佩華麗瓔珞,上身袒露,肩披天衣。右腳置於岩石座上,左足下垂,踏一蓮華,右手擱置膝上,姿勢舒坦自在,輕鬆閒適,完全突破經典儀軌的制約。這類姿態悠閒自在的觀音,是唐代藝匠的創意,宋代以來普遍流行,成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重要典型。

 

IMG_0567.JPG

唐 半跏坐像菩薩

  唐朝造像飽滿,磅礡大氣,佛像面相豐腴,體態優美,臺座多為束腰式,具理想化的寫實表現,其雕塑藝術的成就,反映了當時真實生活及現實人間的美好形象。唐代的佛教雕刻,風格多樣,技巧純熟,是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發展的高峰時期。菩薩半跏坐於束腰仰覆蓮座上,其蓮瓣肥美,座與身近乎等高,束腰上還刻有八個神王龕像;上身袒露,胸肌微微起伏,腹部放鬆微鼓,呈現柔軟的肌肉質感,配合手肘倚靠在右腿上,身軀略微斜傾,頗具動感。

 

IMG_0570.JPG

內府泥金寫本 藏文 龍藏經

   根據【總管內務府檔案】滿文文獻記載,龍藏經的修造,從發起到完成,是由孝莊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欽命修造,在年僅十四歲的孫兒康熙皇帝支持,並在娘家蒙古科爾沁部族的支援下,動員僧俗千人,從康熙六年(1667)到康熙八年(1669),歷時二年終於完成她的寫經宿願,達成她為孫皇帝祈福及期盼『利樂眾生,國泰民安』的宏願。 全藏依序分為祕密部、般若部、寶積部、華嚴部、諸經部、及戒律部等六部,共收集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顯密經典1057部。此【龍藏經】整部共一○八函,保存狀況甚為良好,裝幀形式為仿【具葉經的梵夾裝】,每函由兩部分組成,即書寫經文的紙張經葉以及保護、綑紮經葉的護板、經板、經衣、被袱、綑經繩等配件。

 

(以上圖片拍攝自故宮南院佛教藝術展廰.)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弘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